当前位置: 当前位置: 首页 > 社务动态 > 市社新闻

强基赋能·供销之为⑥ 城乡社区的“便民生活枢纽”

编稿时间:2025-09-29 09:37 来源:市供销联社 


  编者按:

  当“老供销”穿上“新衣裳”,一场扎根乡土的焕新之旅正在岳阳悄然发生。

  不再是记忆中的“小卖部”,岳阳市供销合作联社深入贯彻全国总社“千县千社质量提升行动”,紧紧围绕市社“12345”工作思路,以“强基赋能”为主线,大力推进系统性、深层次的变革与创新,蜕变为乡村振兴的“多面手”与“贴心人”。

  本系列报道将带您走进田间地头,看供销系统如何以智慧注入农业、以业态激活乡村、以服务贴近民生,书写为农服务、振兴乡村的生动篇章。

  湖南日报社岳阳分社携手岳阳市供销合作联社,倾情推出“强基赋能·供销之为”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,看岳阳供销如何把“服务”二字,写进土地、写进生活。敬请关注。

  城乡社区的“便民生活枢纽”

  在平江县南江镇供销社快件集散中心,王大爷支好电动车,在智能快递柜前扫码、取件,不到1分钟便拎着3件快递走出大门。“以前取不同的快递最远要跑4公里,现在一趟全搞定!”

  王大爷的便利,源于岳阳供销系统近年来的深刻转型——从传统“农资供应站”变为覆盖城乡社区的“便民生活枢纽”,通过整合流通网络、延伸服务触角,让村民的“柴米油盐”与“喜怒哀乐”在此交汇。

  从“快递柜”到“菜篮子”的民生答卷


  在南江镇供销社快件集散中心,13组智能快递柜整齐排列,5000个格口闪烁着绿色指示灯。

  “去年整合中通、圆通等5家快递后,高峰期日均处理1.5万件,村民24小时随时取件。”负责人刘敏介绍,这个由南江镇供销社联合社会资本打造的自动化集散中心,不仅解决了快递分散的老问题,还提供20个就业岗位,年营收达150万元。

  “新华姐,刚摘的红辣椒帮我寄卖!”在平江县加义镇供销社为农服务站里,村民喻六英熟门熟路地将辣椒放在货架上。这个汇集了黄精、火焙鱼等60多种土特产的服务站,3年来带动800余农户户均增收近千元。“标签上都写着农户名字,城里人吃得放心,我们卖得安心。”管理员徐新华翻出账本,今年仅喻六英的干豆角、荞麦面就卖了2000多元。


  在汨罗市罗江镇石仑山村供销社,岳阳供销系统首家“供销优供共享超市”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,该超市与省供销集团合作,直接从工厂采购商品,每件商品价格实惠,近乎批发价。

  这家由村集体出资、吸纳村民入股的共享超市,扣除成本后90%的利润,将根据年度消费积分等情况,返还给“股东们”。每股仅需500元,每户限购1股,目前已有120余户入股。“我们入股了,就像是在经营自己的生意,逛起来更有劲头!”正在挑选蚝油和食用油的村民毛女士说道。


  从“物质保障”到““精神共鸣”

  “一荤两素13元,20多个菜任选,还有免费米酒!”

  临湘市五里街道供销社的“幸福食堂”里,78岁的李奶奶正和老邻居们用餐。这个解决空巢老人“吃饭难”的食堂,不仅提供送餐上门服务,食材还来自供销社直采的本地蔬菜基地。


  “以前1个人做饭吃不完,现在每天和老伙计们聚餐,比家里还热闹!”食堂负责人、五里街道供销社主任李小燕介绍,食堂日均接待100余人,80%是老年人,供销社的种植养殖基地每年为周边农户增收20万元。


  “环境卫生得10分,参加集体活动加5分,积分能换分红!”

  华容县万庾镇兔湖垸村供销社的“积分制管理”展板上,村民的文明行为被量化为可兑换的福利。

  该村将环境卫生、文明行为细化为具体指标,涵盖红白喜事简办、参与集体活动等,积分3年累加后与评先评优、村集体经济分红直接挂钩,取代传统保洁员制度,实现村民自主管理。3年累计奖励988户,发放奖金24.7万元。

  通过积分制引导,村民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,实现道路硬化亮化率100%,红白喜事宴席不超过20桌、礼金不超过200元,婚丧嫁娶费用降低约60%,高价彩礼近乎绝迹。


  “现在村里既省钱又省心!”村支书郭忠培说,积分制让村民从“旁观者”变成“共建者”,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70万元。

  从智能快递柜的“科技温度”到“供销超市里的“民生保障”,从幸福食堂的“烟火气”到积分榜上的“文明风”,岳阳供销正以“便民生活枢纽”的新角色,编织着城乡社区的“幸福网”。

  岳阳市供销合作联社党委书记、理事会主任向风行表示,岳阳供销系统将持续稳步推进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,持续完善以流通骨干企业为支撑、县城为枢纽、乡镇为节点、村级为终端的三级县域流通服务网络,积极搭建供销便民服务平台,实现一站式覆盖民生刚需。